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
在实体经济进入调整、私人部门投资意愿低落、cpi负增长、金融市场仍旧封闭的前提下,中国仍将维持增量货币流向金融或准金融资产的格局。判断股市未来趋势,我们建议关注m1的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
“消失”的货币究竟去哪了
弗里德曼曾提出“通货膨胀总是货币现象”这一著名观点,而在众多经济学家的观点中,似乎还没有哪一个比这个观点更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既然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那么通货紧缩也应该是货币现象。因此,各国政府在治理通胀或通缩这一“现象”的时候,都无一例外地采取了“货币”手段。当经济学家们还在争论究竟是需求拉动型通胀还是成本推进型通胀的时候,政府早就动用货币政策工具了。政府能够采取的手段除了财政政策之外就是货币政策,且货币政策具有容易操控的特点,但财政政策的功效往往受到财力的制约。
货币政策并不是灵丹妙药,而且很多时候都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比如日本从1990年开始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并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都未能让经济走出低谷,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不得不承认,政府的“药箱”里面的品种确实非常有限,货币政策就像维生素c,遇到各种病时都用这种药。这也许可以解释货币学派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受到热捧的部分原因吧。
中国在过去30年中,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次数也多于财政政策,但货币政策所导致的某些现象,同样也会出人意料。比如,从1979年到2008年的30年间,中国货币供应量m2的年均增长率为21.8%,而同期gdp年均增长率为9.8%,cpi年均涨幅为5.7%,使得中国的m2年均增长率比gdp与物价年均增长率之和平均高出6.3个百分点。
根据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假定一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不变或稳定,则该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应该等于物价上涨率加经济增长率之和,即δm=δy δp;当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大于物价上涨率加经济增长率之和,即δm>δy δp时,就意味着该国出现了超额货币供给,大量超额货币的存在往往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或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在1993年把在中国出现的这种“在财政收入下降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与高金融增长”,即大量超额货币供给与低物价水平并存的现象称为“中国之谜”,即货币莫名其妙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