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江苏无锡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无锡市锡山区政府主办。论坛现场热火朝天,有近千人线下参与,线上开幕式直播观看人次接近30万。
记者在论坛现场获悉,虽然产业化进展尚不及预期,但钠电池成本已有较大优化,目前钠电池正处于导入期,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也在起步阶段。此外,有两轮车企业现场公布量产应用进展。而在储能领域,钠电池仍是“潜力股”。
在本次论坛中,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组织开展了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产品测评活动。
记者现场获悉,通过测试的17家企业包括:中科海钠、汉行科技、华阳新材、湖南德赛电池、派能电池、大连物化所、湖南立方、海四达、弗迪电池、嘉盛电池、海基新能源、盘古钠祥、星恒电源、昆宇能源、鹏辉能源、传艺钠电、蜂巢能源。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中心副主任何鹏林表示,经计算,通过测试的产品平均能量密度为104.1wh/kg,最高为129.2wh/kg,最低为60wh/kg。此外,非正式的摸底针刺实验通过率接近60%。
上述测评活动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的信号,但整体而言,行业发展还处于产业化导入阶段,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也在起步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金磊在致辞中强调,当前,我国钠离子电池处于产业化的导入期,虽已初步满足了产业化条件,但仍存在基础研究尚不完备、核心材料亟待突破、组装工艺仍需完善等问题,体积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也尚有不足,整体产业化步伐还有待持续推进。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重点,在加强产业顶层设计、优化产品创新生态、加强标准化引领等方面开展工作。
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主任台枫指出,2023年有机电解质的钠离子电池相关规定正式纳入到联合国规章标准中。根据国际组织之间的议事规则,国际民航组织在2022年底正式讨论钠离子电池空运规则要求,预计将在国际民航组织技术细则2025-2026版本中正式纳入钠离子电池的相关要求。
“这也意味着,在2025年1月1日国际空运规则中将正式出现钠离子电池的运输要求。”台枫表示。
近两年来,碳酸锂价格一路飙升,最终突破60万元/吨大关,亦推动钠离子电池重新登上“舞台”,在这一过程中,成本变化是钠电池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关键因素。
但受今年上半年锂价走低的打击,钠电池的产业化发展落后于预期。鹏辉能源储能表示:“(进度慢)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成本,所谓的产业化,本质就是控制成本。现在制约钠电池(产业化)最大的原因是钠电池相对锂电池来说成本太高。”
王康提出,目前钠电池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即到底是先有市场规模,再降成本,还是先降成本,再有市场规模。
前期,有电池企业的钠电池研发人士曾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钠电池的发展已经非常快了,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可能我们bom成本在1.5元/wh左右,现在已经降到1元/wh以下了。”
此次通过测试的某钠电池公司的研发人员对财联社记者透漏,基于公司现有的中式线,在量产产线尚未建成的情况下,钠电池bom成本在0.9元-1元/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