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游资频繁出没,行情四起的次新股板块,如今正快速降温。机构分析认为,这背后,强监管和ipo常态化是两大主因。展望2018年,机构指出,纯粹资金推动和炒高送转预期的次新股行情预计难有好的表现,建议投资者轻概念重价值,围绕估值、基本面,关注细分市场龙头和高速增长企业。
两大主因致行情降温
财汇大数据终端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次新股指数呈大幅震荡走势,截至12月27日,仅上涨2.59%;而2016年同期次新股指数则上涨13.11%。2014年和2015年,次新股指数涨幅分别为91.88%和250.55%。
次新股行情历年往往表现较好,为何今年出现继续降温?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林隆鹏对记者表示,以往次新股行情一般有几个特点:基本上每年都有几波行情,股性比较活跃;炒作方以游资居多,往往借助当前社会流行概念,如新能源车、近日热门的天然气板块;股价波动大,涨跌都较快。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黄岑栋指出,次新股投资的逻辑一般有三:首先,一些次新股是细分行业龙头,这些公司上市后,可能会享受较高估值溢价,所以往往股价较高;其次,从整体博弈角度看,次新股上市后,筹码相对集中,整体炒作难度较小,容易拉升股价;最后,一些次新股盘子小,业绩好,市场预期后续高送转可能性较大,所以往往年底炒作高送转时,也伴随次新股行情。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2017年以来,随着监管的加强,ipo的常态化,上述行情特点和投资逻辑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林隆鹏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监管加强,市场更倾向价值投资。此前游资炒作次新股比较多,现在会受到更多监管,所以,2017年次新股比往年炒作幅度小。此外,随着ipo常态化,上市新股增加,也带来炒作力度有所下降。以上这些,是今年次新股涨幅较小的主要原因。
黄岑栋指出,从2017年来看,市场整体面临强监管环境,使得资金风险偏好出现下降,单纯资金推动和炒高送转预期的次新股行情受一定影响,例如,一些次新股连续涨停之后,会受到监管问询乃至停牌自查;此外,ipo节奏今年以来保持常态化,对次新股涨幅也有一定负面影响。
关注细分龙头和高增长标的
展望2018年,除了监管和ipo影响,解禁的压力也在考验次新股行情。联讯证券表示,次新股由于2017年上市新股较多,2018年解禁规模将超过2017年。2018年1月、6月、12月是解禁高峰。解禁规模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尤其是次新股造成一定的下行压力。
多重压力之下,次新股未来投资方向在哪?黄岑栋表示,随着对纯粹资金炒作和高送转监管加强,未来次新股投资只有一个主要方向,关注细分市场龙头和高速增长企业。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嘉禾告诉记者,从长期价值投资角度看,一只股票投资价值与其是不是次新股关系不大。考虑到新股上市涨幅少则百分之五六十,多则好几倍,而这些新股上市时经过严格审批,其定价基本是合理的,在涨了这么多之后,大部分很难说还是好的投资标的。
陈嘉禾建议,投资者投资次新股时要轻概念重价值。炒作次新股基本是投机行为,投资者应更多关注股票的估值和基本面。从这个角度看,不排除有些次新股盈利能力非常好,虽然上市后有不小的涨幅、估值多半比ipo价格大幅提高,但还仍然有投资价值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