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机构对调研上市公司仍保持一定热度,不同机构对具体板块和公司各有所爱。与大型保险公司覆盖行业面广泛相比,中小型保险公司聚焦于环保、医药、房地产、新材料、it等领域。有保险资管人士认为,保险机构在资金运用方面保持理性,对于防御性板块内业绩支撑明显、企业战略清晰的股票有所期待,同时适当关注新材料、互联网金融、健康中国、军工等相关行业的主题投资空间,可谓攻守兼备。在短期内股市行情延续区间震荡的判断下,蓝筹股仍是保险机构配置的重心。在2015年和2016年交替的时间节点上,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可能呈现“此起彼伏”的态势,同时,保险业监管、保险机构负债端业绩、宏观经济、外围市场等多重因素均会对险资的判断产生影响。
险资调研保持热度
公开信息显示,9月中旬以来,此前常现身上市公司发布的接受机构调研公告中的保险机构保持活跃,对多个行业板块开展调研。参与调研的保险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养老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等。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保险机构对于后市的判断普遍趋于保守,将耐心等待合适的投资机会。
近一个月,大型保险机构对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不减。中国平安及其子公司先后调研了46家公司,行业覆盖钢铁、医药、化学、传媒、家电、通信、it等。中国人寿及其子公司先后调研了32家公司,行业覆盖传媒、it、军工、医药、环保、食品、房地产、旅游等。新华资管调研了9家公司,行业包括稀有金属、环保、新材料、医药等。中国太保及其子公司调研了4家公司,涉及通用机械、化学制品、包装印刷、it等领域。泰康资管调研了34家公司,人保资产和人保资管合计调研了19家公司。
中小保险公司也积极行动。天安财险对2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安邦资管和前海人寿调研的上市公司均为19家。富德生命人寿对天虹商场、普莱柯两家公司进行了调研。华夏保险、阳光保险、安华农业保险、华安财险以及一些外资保险机构也对部分上市公司给予了关注。
整体而言,大型保险机构在行业的覆盖面上更为广泛,中小保险机构则聚焦于环保、医药、房地产、新材料、it等领域。一心堂、泛海控股、振芯科技、北京科锐等公司接受了多家保险机构的调研。
兼顾防御与进攻
机构人士认为,从保险资金调研的方向看,一方面,房地产、医药等防御性板块中的绩优股仍是下一步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业绩支撑明显、经营战略清晰的公司;另一方面,新材料、互联网金融、健康中国、军工等板块也受到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不同程度地受到各路险资调研的青睐。有券商分析师认为,险资可投资创业板股票是保监会给险资投资“松绑”的重要一步,丰富了险资股票投资品种,有利于险资挖掘成长型股票,但也对险资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某保险资管人士表示,调研之后,保险机构对于是否介入该股以及判断介入时机较其他金融机构更保守。除了分析个股所在板块的各层面情况外,保险机构还要考虑大市的影响。对于9月以来已走出一轮行情的股票,险资不愿追高,而是将这些股票作为储备标的,等待未来更合适的投资时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入场较早的保险机构今年仍有望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总体而言,坚持价值投资的保险机构在更长周期内仍有可观的获利机会,特别时近年底,一些利好预期将相继兑现,从而对股票市场部分板块形成积极的催化作用。
参与调研的某保险机构投资人士认为,市场阶段性波动的预期明显,ipo重启等最新动向说明市场秩序正在恢复,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保险机构在资金运用方面更应以理性为先,把握好投资时机,不宜盲目追高,对于介入时点的判断应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心态。
迎来关键窗口期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虽然保险资金在多个场合与券商、基金、信托等投资机构“组团”调研热门上市公司,但出于险资自身特点,它们的投资决策上不会一味跟风,价值投资仍然是它们坚持的理念。
如何在后市可能出现分化的情况下选对绩优股,成为对保险机构投研能力的重大考验。前述参与调研的保险机构人士表示,今年保险机构二级市场投资的表现分化较明显,但考虑到保险资金求稳的原则,其投资业绩需要放在更长的周期内进行考察。在2015年和2016年交替的时间节点上,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可能呈现“此起彼伏”的态势,保险资金投资正迎来关键的研判窗口期。
已经取得合理投资回报的险资可能在震荡行情中择机逢高减仓,但仍会适当保留能够持续盈利的筹码。某中型保险机构人士表示,在目前行情下,对上市公司调研将成为2016年投资决策的铺垫之一。美联储加息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国内经济领域改革进程、宏观经济数据、外围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都会对险资的判断产生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就保险行业经营的整体基本面而言,在2015年寿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完成的背景下,保险公司负债端的业绩将对资产端可发挥的空间产生制约性作用。在“偿二代”正式对保险业施加风险监管的预期下,保险机构投资行为的合规性也将成为其在二级市场操作的基本依据之一。